第47章 将军蒙恬的惊骇!_大秦:穿越赵高,遇到重生秦始皇
自大小说网 > 大秦:穿越赵高,遇到重生秦始皇 > 第47章 将军蒙恬的惊骇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7章 将军蒙恬的惊骇!

  赵高之所以能记住这么多,是因为后世有人为了让读者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。

  便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,依序组成一首诗,那便是:

  金玉檀公策,借以擒劫贼,

  鱼蛇海间笑,羊虎桃桑隔,

  树暗走痴故,釜空苦远客,

  屋梁有美尸,击魏连伐虢。

  除了第一句中的“檀公策”,是指“檀道济之策”。

  其他每一个字都代表一条计谋。

  赵高继续不紧不慢地将“三十六计”,全部说完:

  “第二套,敌战计,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,或跃于渊。”

  “第七计:无中生有。”

  “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,形容凭空捏造。”

  “有道是:诳也,非诳也,实其所诳也。少阴、太阴、太阳。”

  “譬如,当年秦惠文王时期,张仪以‘六里诈为六百里’诓楚绝齐助大秦。”

  ……

  “第三套,攻战计,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,飞龙在天。”

  “第十三计:打草惊蛇。”

  ……

  “第四套,混战计,处于不分敌友、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,见龙在野。”

  “第十九计:釜底抽薪。”

  ……

  “第五套,并战计,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,终日乾乾。”

  “第二十五计:偷梁换柱。”

  ……

  “第六套,败战计,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,潜龙勿用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“第三十六计:走为上计!”

  赵高说完,早已口干舌燥,拿起一旁茶水,一饮而尽。

  啧。

  赵高皱眉,这茶……真是一言难尽。

  此茶,宛如是将茶叶当成蔬菜一般熬煮成汤。

  不能称之为“茶水”,当称为之“茶汤”。

  其色浓若红豆汤,其味涩似柳汁,苦似中药。

  其实,倒也不是蒙恬不会煮茶,而是现在大秦煮茶尽皆如此。

  赵高觉得有必要让秦始皇品一品清香之茶。

  嗯,武夷山的大红袍就很不错。

  就在赵高思索茶水一事时,蒙恬早已经被赵高的“三十六计”震惊地无以复加。

  他惊骇地看着赵高思索的表情,脑海中回忆着“三十六计”的所有内容。

  他此刻无比确定,赵高之前所谓的“只是熟读百家经典”,就是谦虚。

  因为,赵高确实不是熟读,根本就是深刻钻研。

  不是深刻研究,是绝对无法写出这本《三十六计》。

  这“三十六计”的每一计名称后面的解说,都是依据《易经》中的阴阳变化之理。

  以及古代兵家刚柔、奇正、攻防、彼己、虚实、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。

  解说后的例子,也多引证一些经典战例。

  和兵家圣人孙武、吴起、尉缭子等的精辟语句。

  简直不可思议。

  这无一不表明,这是赵高呕心沥血之作。

  蒙恬直起身,语气激动,道:

  “不知赵少府可否再说一遍,好让我将其记录下来?”

  “我真心想将之留作收藏,请少府成全。”

  赵高回过神来,却是有些不愿。

  倒不是说他不想将这“三十六计”传给蒙恬。

  主要是,他担心这次背的跟刚才不一样。

  要知道,背诵这玩意,哪能次次都分毫不差的。只不过,看到蒙恬渴求的目光,赵高无奈只能舍命陪君子了。

  蒙恬见赵高同意,大喜道:

  “快取笔墨来。”

  因为纸张现在还没有推广开来,蒙恬此刻依旧是用竹简记录。

  赵高开始回忆刚才怎么背的,还是慢慢重复起来。

  赵高一开始还担心自己背错了,与前文不符。

  好在每次当他背错时,蒙恬都好似检查背诵的班主任一般,道:

  “咦?我记得这里赵少府分明是这么说的……莫不是少府又有了新感悟?”

  赵高面带微微笑,心中大声叫。

  你特么的都记得,还叫我再背一遍干嘛?

  你自己默写一遍不就完了吗?

  其实,以蒙恬之能,确实可以自己独自将“三十六计”给默写出来。

  但这毕竟是赵高最先提出来的,他担心自己默写时,会出现纰漏。

  只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,让赵高重新说一遍,比他自己默写,纰漏还要大。

 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好在,蒙恬只当赵高是有新感悟,并非是两次背的不一样。

  毕竟,他每次作战回来后复盘,同样会有新体会。

  等赵高好不容易再次背完,满头大汗的他忍不住再喝了一盏苦涩浓厚的茶汤。

  而蒙恬则全身心的投入在新写好的《三十六计》之中。

  他一边细看,一边惊叹道:

  “此书,虽逊于《孙子兵法》,但已远超一些兵法大家所作。”

  听到蒙恬说《三十六计》逊于《孙子兵法》,赵高同样点点头,表示认同。

  《孙子兵法》乃兵家圣典,为“古代第一兵书”。

 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。

  比西方克劳塞维茨的《战争论》,早了约两千三百多年。

  《孙子兵法》主要提供的是军事思想以及军事理论,而《三十六计》则是指具体计谋。

  又因为,《孙子兵法》言简意赅,晦涩难懂、奥义精深,历朝历代为其注释者比比皆是。

  毕竟著名的有:曹操、杜佑、杜牧、陈皞和梅尧臣等人。

  只不过,曹操的注解,因为“过目不忘”之能张松的缘故,已经失传了。

  而且,相较于《三十六计》,《孙子兵法》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一些。

  受到《孙子兵法》影响的人极多,其中出名者更是不少。

  比如,日本的武田信玄,就是因为看了《孙子兵法》中“其疾如风,徐如林,侵略如火,不动如山”一句。

  用其中四个尾字做军旗,组成了“风林火山”。

  再比如,买鱼的高启强,也是因为看了《孙子兵法》,才成为一代黑道巨擘。

  正所谓:“风浪越大,鱼越贵”。

  赵高附和道:

  “岂敢与兵圣的《孙子兵法》同!”

  赵高说完,见蒙恬并没有回话。

  抬眼看去,只见蒙恬早已一门心思地沉浸在刚写好的《三十六计》一书中,不闻外事。

  他遂不再出声打扰。

  然而,赵高等了许久,见蒙恬仍没有自拔的现象,他总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。

  于是便出声打断蒙恬,道:

  “蒙将军,若是无其他事,在下便先行离开了。”

  蒙恬这才反应过来,不由道:

  “慢怠少府了,全赖少府所书《三十六计》太过非凡之缘故。”

  赵高摆手,微笑道:

  “能得蒙将军肯定,实乃在下之荣幸,岂有怠慢一说?”

  “蒙将军可莫要折煞我啊!”

  蒙恬低头看了一眼《三十六计》,开口道:

  “本来邀请少府来此,只是过场而已。”

  “不曾想少府竟给我带来这么大的一个惊喜。”

  赵高再次摆手道:

  “当不得,当不得,蒙将军谬赞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ida9.cc。自大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zida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